东边日出西边雨。这或许是武钢集团最为尴尬的时刻:当武钢认为钢铁主业利润渐薄,宣布将以390亿元投资包括养猪在内的非主营业务之时,鞍钢却悄然在武钢的大本营武汉布点设厂。
3月18日,鞍钢精品冷轧钢材生产武汉基地正式开建(即“钢材剪切激光拼焊”基地),目标是为华中市场的东风、昌河、长丰等车企供应钢板。
看中武汉和华中市场的不仅是鞍钢。国内“钢铁业一哥”宝钢早已在武汉排兵布阵。十多天前,年产60万件的武汉万宝井汽车部件公司正式投产,宝钢金属有限公司占股25%,是其第二大股东。
自2005年开始,宝钢先后在武汉沌口建立了板材剪切中心、华中贸易公司。去年11月,宝钢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等供应的武汉制罐厂也开始建厂。
针对宝钢和鞍钢在武汉的布局,武钢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回应:“市场是相对的,一家钢厂不能完全吃掉一个区域,武钢在华东也有布局。”
在全球经济下滑、钢铁业利润大幅下降之际,正略钧策钢铁冶金研究部副总经理胡煜认为,国内钢企巨头在巩固既有市场的基础上,纷纷跑马圈地,进军高端用钢市场,以抢占市场份额,增加产品附加值。
三大巨头激战华中
初次进军武汉,鞍钢小试牛刀。
鞍钢精品冷轧钢材生产武汉基地负责人冉茂宇介绍,整个基地总投资3亿元,地址为有“中国车都”之称的武汉沌口经济开发区。建成后年产销30万吨,目前是一期工程,投资1.4亿元,今年底建成,产销量为10万吨。
在冉茂宇看来,在武汉建“钢材剪切激光拼焊”基地,虽然与宝钢和武钢所供产品相类似,但对于汽车钢板市场而言,大家是一种竞合关系,能够在产品结构上进行互补,共同推动汽车产业。
“选择来武汉,一是可以就近为老客户配送产品,更好满足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挖掘新客户。”冉茂宇称,在入驻武汉之前,鞍钢方面就一直与东风汽车公司旗下的神龙汽车等车厂有着部分合作。冉透露,鞍钢在武汉汽车用钢年销量十多万吨。
事实上,鞍钢在武汉设基地只能算“第三者插足”,此前武钢和宝钢在武汉经济开发区的竞争早已“如火如荼”。
两大钢铁巨头在武汉的同城“较劲”,早在2005年就已经开始。当年,宝钢将发展的触角伸到了武钢老巢武汉,投资2亿元在武汉经济开发区启动板材剪切中心和钢材物流中心建设,随后又设立武汉华中贸易公司,目标直指产品附加值较高的汽车钢板市场。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2007年,武钢开始强势反击,在武汉经济开发区圈地50亩,建了钢材剪切基地,为用户提供尺寸多样的原材料,年销售额定为10亿元。
鞍钢此番落子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还是看好该开发区“中国车都”的潜力。
目前,武汉经济开发区已入驻东风本田、神龙等一批车厂,汽车总产能有望年内突破百万辆。而按一辆汽车1.5吨钢测算,当地今年汽车钢板市场就达150万吨。此外,万宝井投产、上海通用汽车落户武汉,也将拉动武汉汽车用钢的需求。
尽管武汉经济开发区的汽车产能,有望在未来几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表示了谨慎的乐观,汽车行业的不景气,对钢铁业的拉动也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大。
数据显示,2009年和2010年,国内汽车的产销量的增幅接近50%和40%,而相比这两年多的巨幅增长,2011年的增幅近2%,基本可以看做是零增长。
“今年汽车业可能还将继续维持零增长。”董登新预测,在钢铁业微利甚至负利背景下,鞍钢在武汉建基地,不仅能降低物流仓储等成本,还可抓住大客户进行直销,避免中间环节摊薄利润,更重要的是他还能借助武汉的特殊的区位优势,辐射周边地区。
事实上,这也是冉茂宇所期望的情景:武汉便捷的交通物流优势,不仅可以减轻仓储物流成本,还能为公司辐射华中地区的襄阳、十堰、长沙、景德镇等主要汽车生产基地,为客户提供贴身的配套服务。
决战精品钢
步入2012年,国内钢厂的困境况进一步加剧。正是在这样背景下,那些附加值高的精品钢铁产品,自然成了各大钢厂的重点布局对象。
在华中市场,宝钢和武钢除了在汽车钢板的市场的较劲外,更是把竞争的“战火”烧到了小小的易拉罐的身上。
去年11月14日,宝钢投资2.5亿元的武汉宝钢制罐厂正式开业,为王老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青岛啤酒等知名饮品企业提供铝制易拉罐配套供应服务。产线线速为每分钟1400罐,年产能可达4.8亿只。
几乎与宝钢同步,武钢宣布与日本新日铁合资在武汉成立镀锡板公司,投资18.5亿元,生产年产能为20万吨的镀锡板,主要用于包括易拉罐在内的食品罐头工业。而此前国内能提供钢制易拉罐原料的只有宝钢集团一家钢厂。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高端镀锡板大部分依赖进口,利润是一般镀锡板的几倍。作为高附加值高端产品,有较强的盈利预期。
除了易拉罐,武钢和宝钢还在汽车用钢上展开了激烈竞争。不过,武钢集团销售部门一位经理介绍,国内汽车钢板的龙头还是宝钢,武钢在这块的竞争实力跟宝钢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最直观的比较就是在剪切配送中心这块,武钢虽然也在全国几大区域中心建了自己的基地,但在数量和密度上远不如宝钢。而且国内中高端汽车钢板的用钢,除了进口外,主要还是依赖宝钢。
近年来,在宝钢“规模+精品”的战略下,其自主研发了“皇冠上的明珠”取向硅钢,而这是武钢的传统优势项目。随着2008年宝钢取向硅钢的上市,鞍钢也于2009年宣布试生产取向硅钢,这让武钢独步天下的优势逐步丧失。
武钢技术部一位人员介绍,2008年之前,取向硅钢主要用于生产变压器,技术工艺十分复杂,全球只有十多家企业可以生产。其中,武钢等6家企业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产能。
随着竞争加剧,国内取向硅钢的价格也因此一落千丈。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5月至12月,取向硅钢的价格一直维持在40000元/吨之上。而来自中国钢铁现货网今年3月23日上海市场硅钢价格行情的数据显示,取向硅钢的价格仅在17000元/吨上下。和最高峰时相比,取向硅钢的价格跌幅接近了六成。
而在轨道用钢上,此前一直是鞍钢的强项。随后,武钢和宝钢亦通过研发产品,加入战团,开始分羹,在前两年的国内高铁大发展上,抢得了一定市场份额。
艰难的突围
“一公斤钢材的销售额,还比不上四两猪肉!”细算这笔账的人,是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今年3月初,武钢高调宣布将投巨资种菜养猪,打造“武钢牌”,借以发展武钢的非钢产业,让其有一个长足发展。
邓崎琳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国内钢铁业利润整体下滑。
2011年宝钢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3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87亿元。虽然营收实现了同比增长,但利润却同比下滑了20.8%。
邓崎琳透露,武钢由于发展非钢产业,集团全年总利润约35亿元,其中,钢铁主业利润不到15亿元。这与利润达到历史高点的2007年的93.8亿元相比,利润大幅缩水。
与宝钢和武钢的微利相比,鞍钢的境况则显得更为艰难。记者搜遍鞍钢集团网站,难以查到该集团2011年利润数据。不过,鞍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鞍钢股份的2011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当年亏损高达21.5亿元。
利润微薄之下,国内钢铁巨头纷纷开始了突围之路。
“宝钢下大力研发成功的高强汽车用钢、自主研发的取向硅钢,这些都为钢铁这一传统基础材料拓展了新的应用空间。”宝钢董事长徐乐江宣称,在钢铁微利时代,宝钢将继续坚持“精品+规模”的发展思路,并将通过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的三大转变,实现微利时代的全面突围。
武钢认为“养猪论”是媒体误解,邓崎琳事后解释称,“不能跳出钢铁根基发展”。邓强调,在钢铁主业做精、做强的同时,适度多元发展相关产业。
不过,在钢铁业发展步履维艰之时,邓崎琳坦承,“做强主业,适度多元,也是世界一些优秀企业的重要战略和成功经验。”邓崎琳说,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普遍都延伸了资源链、产品链、技术链,发展相关产业,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德国最大的钢铁产业集团蒂森·克虏伯公司,非钢产业占50%份额,其中电梯制造成为全球三大生产商之一;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铁,非钢份额也占总规模的40%左右。
对邓崎琳观点最好佐证是,近几年,武钢“非钢饭”越吃越香,范围包括海外铁矿石基地、工程设计建设、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码头、天然气、投资融资等。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位人士介绍,鞍钢集团在做大主业的同时,主要是利用自身矿产资源优势来突围。2011年,鞍钢集团仅铁金矿销售就达1600万吨,利润在几十亿元。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认为,国内钢铁企业产能和产量均已饱和,今后将是一个低速增长态势,围绕主业进行多元化突围,是一条可行之路。但李新创提醒,要适度多元,因为“钢铁产业调整结构、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任务非常重”。
网站首页 | 集团概况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 | 产品信息 | 技术装备 | 营销网络 | 人才资源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 江阴市赛博体育·(saibo)官方网站钢铁有限公司 备案号: